gpuz64位中文版,说起处理器识别工具CPU-Z,很多人在检测硬件时基本也会选择它。同样来自techpowerup也推出了用于显卡识别的“GPU-Z”,可以检测显卡信息,更加专业。
内容简介
1.检测光栅单元数、总线类型、渲染器数、directx支持版本。
2.检测设备名称、GPU代号、步进、制造工艺、核心面积、发布日期、晶体管数、BIOS版本、设备ID、制造商。
3.检测像素填充率和纹理填充率。
4.检测显存类型、显存位宽、显存容量、显存带宽、驱动版本。
5.检测当前及默认的GPU频率、显存频率、渲染器频率。
6.检测N卡是否支持SLI、A卡是否支持CF或是否支持多GPU。
7.检测是否支持通用计算的OpenCL、CUDA、PhysX、DirectCompute 4.0。
8.支持检测多块显卡,实时检测GPU频率、显存频率、渲染器频率、显卡温度、GPU应用于率、风扇速度百分比、显存应用于情况、GPU渲染核心占用率、内存控制器占用率、视频引擎占用率及GPU电压VDDC测量值。
9.可以将实时检测的记录保存为txt文件,处于后台时也可以继续记录。
计算公式
GPU-Z中像素填充率、纹理填充率、显存带宽的计算公式:
(1)像素填充率是指显卡在每个单位时间内所能渲染的像素数量,单位是GPixel/s(每秒十亿像素)
像素填充率(Pixel Fillrate)=核心频率(GPU Clock)×光栅单元数目/1000
费米框架得显卡像素填充率(Pixel Fillrate)=SM阵列×2×核心频率
(2)纹理填充率是指显卡在每个单位时间内所能处理的纹理贴图数量,单位是GTexel/s(每秒十亿纹理)
纹理填充率(Texture Fillrate)=核心频率(GPU Clock)×纹理单元数目/1000
(3)显存位宽是指显存在一个时钟周期内所能传送数据的字节数,单位是GB/s(每秒十亿字节)
显存带宽(Band width)=显存位宽(Bus Width)×显存等效频率/8
以如图Geforce GTX670为例,核心频率1059MHz,显存频率1502MHz,光栅单元32个,纹理单元112个,
像素填充率(Pixel Fillrate)=16×2×0.608=19.456GPixel/S
纹理填充率(Texture Fillrate)= 608×64/1000 = 38.912 GTexel/s
显存带宽(Band width)= 384×(854×4)/8 = 163.968 GB/s
注意:计算显存带宽时要留意显存类型(Memory Type),对于GDDR1/2/3/4显存,其数据总线都是采用的DDR技术(通过差分时钟在上升沿和下降沿都进行数据传输,其一个周期传输两次数据,相当于SDRAM频率的2倍),故其显存等效频率=显存频率×2;而GDDR5则不同,它有两条数据总线,相当于Rambus的QDR技术,传输能力相当于SDRAM频率的4倍,所以显存等效频率=显存频率×4.
更新日志:
TechPowerUp出品的显卡识别必备工具GPU-Z刚刚升级到了2.3.0版本,终于加入了对AMD Vega织女星显卡的完整支持。
GPU-Z 2.3.0现在已经可以完全识别AMD RX Vega 64/56系列显卡的规格参数,同时也特别针对AMD平台做了多想修复完善,包括Radeon 17.2.2或更新版驱动信息错误/丢失、RX 500系列核心与显存状态监视、交火系统上GPU-Z偶尔启动崩溃、交火副卡检测错误等等。
对于Polaris北极星架构显卡,新版现在可以检测VRM供电效率、VDDC/VDDCI功耗。
此外,新版还新增支持AMD Radeon WX 7100/3100、NVIDIA Quadro M2200、GTX 1080(移动版)、GeForce MX150等显卡。
版权声明:GPU-Z所展示的资源内容均来自于第三方用户上传分享,您所下载的资源内容仅供个人学习交流使用,严禁用于商业用途,软件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果有侵犯您的权利,请来信告知,我们将及时撤销。
软件下载信息清单:
软件名称 | 发布日期 | 文件大小 | 下载文件名 |
---|---|---|---|
GPU-Z安装包 | 2024年11月30日 | 18.7M | GPUjcgj_v2.44.0_qudong9.com.zip |
软件评论